首页 > 电脑 >金阳电脑,金阳电脑系统

金阳电脑,金阳电脑系统

爱卡科技 2025-03-19 03:39:0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金阳电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金阳电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北京读完985、211的人,最后又回贵阳老家买房是怎么想的?

这个问题,我还算有资格来回答。个人背景,70后,北京读书和工作22年。2018年回到贵阳,原因是孩子回来上私立国际中学。北京有房,社保已交近15年。北京时工作基本算顺利,外资企业很多年。回来根本原因是北京户口,北京工作居住证不能选择高考,焦虑了2-3年,要不要为孩子学习回来,同时北京2017年以前雾霾吓人了很多年。综合考虑,选择了回来,但也同步在申请北京积分落户,这两年或许有机会。说下回来的利弊。缺点1工作机会的确远不如一线,虽然也通过猎头主动来挖 曾经去了两个上市公司做算高的管理职位,但公司业务在贵州工业市场不稳定,最终被动选择离开。总的来说,工作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因为贵州工业市场薄弱,没有持续经济发展带。优点1生活的感受很好,因为空气好,饮食和生活节奏舒适。与父母,姐妹亲人在一起,大家庭的温暖不同于以往需要父母到北京才好团聚,毕竟父母70-80岁的年纪了,常见常伴的感觉是家人的温度。2孩子上私立国际的成本和未来学业的选择多元了。虽然原来上是北京海淀重点小学,但中学因为户口选择被动,小学六年级去了北京一个国际学校,一年学费约30万,但只能出国不能高考,算上中学六年和出国本硕,至少4-5百万所需,而回到贵阳,一年10万学费算是比较贵的私立国际班,但孩子可以选择高考,出国,中外合作办学多元选择方向,总的来说,值了。3回来贵阳,买了两套三居,贷款压力小,居住品质和生活感受好,也算是养老的一个规划落地。 生活中最大的价值意义是要有幸福感,而只有身体健康和心态知足才有幸福。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积极乐观和努力有行动力,才会更好。

金阳电脑,金阳电脑系统

我来说个事,其实这个问题吧,心态很重要,但是,家庭条件也很关键。

曾经认识一朋友,就是在北京某985的高材生,而且还是高学历,回到贵州老家,工作并不难,也上了一两年的班,一年大概也是十来万,收入在当时(几年前)应该不算低,而且最主要的是,当时贵阳的房价还没有涨起来,当时的金阳好的房子,都才四五千的样子。

△中关村欧美汇

但是后来这个朋友,还是返回北京了。问为什么,其实就是心态崩了,因为看着他的小学、初中同学,家境好一些的,但是后来没考上大学,或者要么只是上了个专科的同龄人比起来,有些在贵阳父母给全款买了房,买了车,然后有的还能继承家中产业那种一个月零花钱都不止好几万,和自己这种靠自己打拼、出生农村、拼死拼活起早贪黑上一整年班,才能拿到小10多万的一对比,来自同辈的压力下,心态还能淡定那是假的。

其实,现在很多人,不是愿不愿意回老家的问题,而是回不回得去的问题,真正能够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读完高学历,还能返回老家的,很多家庭还是不错的,因为贵阳再怎么好歹也算个二线城市,如果家境殷实,在省城有产有业的,有些家境条件好的,比如说北京的985或211,就是有好些留学国外的,最后也还是回得来的。

△北京西站,很多“北漂”的记忆

对于这部分家境好的人而言,现实顶多就是“一线容不下肉身,二三线放不下灵魂”,但是,对比老家父母给置办好的房子、车子,在面对肉身的巨大现实面前,不要空虚的“灵魂”,其实也还将就得下去,毕竟,大部分人都是有惰性的,所谓“持续性混吃等死,间歇性踌躇满志”,其实,回到老家,有车有房有父母,当一条咸鱼,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更何况,贵阳好歹也是二线,还没有沦落到三四线和县份的程度,精神和文化层面上的一些需求,也是可以得到部分满足的。

但是,真正铁了心不回来的,往往是那些“回不来”的,很多还是出身农村、乡镇,高考超常发挥考到了好学校,其实留到大城市也是要打拼从0开始,回到老家,父母也给不了什么支持和帮助,也是要从0开始,那么从经济上来考虑,留在北京、上海、深圳这些一线大城市,逆袭翻盘的机会更多,那选择不回来,也可以理解。

△贵阳花果园的年轻人

当然,这类家境不好的人中,也有些是不堪北上广深的压力,逃回老家的从0开始的,特别是最近这些年,很多行业出现了“内卷化”,而贵阳、昆明、成都等二线城市部分行业还没有出现一线北上广深那样大的竞争红海,甚至还赶上房价上涨前的末班车,那么回到贵阳等二线城市房价压力较低的地方,贷款买下第一套房的,也不乏其数,这些人,算是比较现实主义吧,做得好也许可能成为二三线城市新一代的中流砥柱,特别拔尖的未来“宁做鸡头不做凤尾”逆袭返回北京,也不是没有可能,没见每年贵州那么多人上北京两会吗?很多都是本土的精英。

所以,总体上说,念完985 211等名校,还能回到西部二线的,这些人里面,当然也不乏一些想要从二三线走“农村包围城市”“二三线包围一线”路线的奋斗青年,但大部分还是“回得来”的那一部分,也就是家中多少有积蓄,要回到老家过滋润日子享受人生的,对于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没有太大的憧憬和好奇心,其实城市和人类社会运行的本质也都大致是一样的,“有恒产者有恒心”放到哪里都一样,北京土著>贵阳土著>北漂>贵漂,这个选项的优先次序,大多数人都会选。

985和211也不见得在北京收入就高,如果不高,在京买房也是不切实际的。据数据统计,清北应届生月薪也就1.3万,毕业五年的在2万左右。

985名气是响亮,但别忘了收入要跟行业挂钩的。一所高校几十上百个专业,而高薪专业不超过10%。如果将来从事科技、互联网、金融这类行业,或者公务员以及垄断型国企事业编,那么留在北京确实更有发展,买房也应当是计划中。

可毕竟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条件,工作相对清闲的一般的市属体制内普遍也就万把块工资,加上各种补贴和年终奖,月均也就1.5W左右。像生物工程、汉语言文学、历史、化学、英语、美术等等,就算你985出身,能有几个能找到高薪的?很多211名校生毕业收入连二本热门专业的都不如。所以不要认为母校名气可以左右的收入,专业、能力、情商才是关键。

好,就算是一毕业就找个不错的工作,拿着两万的入职工资,虽然这在本科应届生来说算比较高的,但是在京买房是什么概念?名校出身的总不会去顺义昌平乃至燕郊买房吧?所以就是五环边上差不多点的位置新房也得六万价位。考虑到结婚和将来孩子房间,至少不能低于80平吧?这一套房子下来要500万左右,如果没点家底,且不说靠工资多久能攒够首付,就算公积金贷款月供每月都得2万。怎么买?

有人觉得工资将来一定越来越高吗?还不一定。就像二十年前电脑刚普及时候,北大青鸟这种培训班出来的在北上广深都能找到月薪万元的工作,但二十年过去了,这些人收入处于什么水平?PS技术被应用到家庭PC领域初期,会瘦脸瘦身改色调都能在影楼拿5000工资,十几年过去了现在还是5000。因为自动化软件都比那时的人工PS强大,人才不再稀缺。

这几年大火的程序员也一个道理,985本科随便三四十万年薪,而电视剧《都挺好》当中对其描述的十分现实,留美名校程序员拿着百万年薪,但是到四十岁直接被裁员,拿着简历到处找工作,给你岗位的工资也是远低于过去。国内现在这类人才稀缺,十年后呢?届时人才井喷式增长,智能编程软件横行,N年前本科水平的程序员还能应对新一代人才和新编程软件的竞争吗?基础金融分析师直接被软件代替,银行窗口直接被机器代替。所以现在的高薪未来不一定什么处境。到时失去竞争力的时候,发现在一线城市混不下去的时候,回老家还能有个安身之所,还能有一线城市工作的光环找个工作。这是有自知之明的选择。如果硬着头皮在一线挺着,没个年薪50万+就不要想四环内的事。

以前看过的一段摘抄。愿你有所启发。讲个故事:

我跟栋哥,是在5年前的一个山东老乡会上认识的,我还依稀记得那时候的栋哥,对未来是多么意气风发。

栋哥有理由豪情满怀,博士毕业于北京某TOP2高校的他,作为重点人才被引入领域内最好的一家国企,刚入职就月薪 2万,还拿到了北京户口。

那时刚上研一的我,对栋哥满是敬佩,暗地里想着,有户口工资还这么高,要是我也能找到这么份工作就好了。

一杯白酒下肚,栋哥深吸了一口气:

“那时候我还挺乐观,总觉得以我的学历和能力,拼个几年工资肯定还能再涨。攒个五年钱,在北京哪怕买一套老破小的房子,我也就算踏实了。”

栋哥有些落寞,夹了一筷子肥牛。

“谁知道拼死拼活干了5年,不仅没升职,连工资也他么没涨多少。”

真正促成他离京回家的,不仅是事业上的不顺,还因为他丧失了对未来的期待。

“今年中秋回老家,我突然发现,以前随时叫出来喝酒吹牛的发小,一个都叫不出来了。他们不是陪媳妇儿,就是看孩子,要么就是陪父母。”

“我好几个发小,人家的二胎都要幼儿园了。我都33 了,还连个女朋友都没有,媒人介绍了好几个姑娘,人家一听我老大不小的还没房,猜到了我家条件不好,而且学历挺高但工资不高,就都打了退堂鼓。”

“我想来想去,就算再拼个十年八年,我也还是买不起房子。我工作了快六年了,到现在还跟人合租,父母年纪又大了,想想我这种日子,到底是为了什么?”

当初入职的时候,栋哥签了入职协议——在本单位拿了北京户口之后,必须干满五年才能离职,否则要赔偿单位30万。如今栋哥干满了五年,却决定要离开北京回老家了。

栋哥跟我碰了一杯,他说:

“这次约你出来就是想跟你道个别,哥哥我撑不住先撤了。我好歹还攒了个几十万,我就想回家买套房子,陪陪父母,如果遇到喜欢的人就成个家。如果没有必要,我以后是肯定不会再来北京了。”

那天晚上有点伤感,我们两个人就着火锅,喝了两斤二锅头。我就记得栋哥一直念叨着,

“人到了中年,怎么感觉所有的东西,都跟当初想的不一样了呢?”

是啊,我们在刚走入社会的时候,往往都有雄心壮志,坚定不移的相信自己,认为自己未来一定会闯出一片天地。

可是不消三年五年,很多真相就会以异常残酷的方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很多人的想法也会因此而改变。

有很多人生真相,早知道比晚知道好得多。

我认为仁兄是一位聪明绝顶之人,权衡利弊后作出了最为明知的选择。说明985.211名校的教育是成功的,真的名不虚传!怕就怕上了985或211脑子被“浆糊灌顶”了,心血精力和金钱被白白打了水漂。不仅寒了自己也寒了父母的心,那就一亿个不值了。作为庶民读书为了什么?如果连这最基本的道理也整不明白,你说他还能整哈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金阳电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金阳电脑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